很多人都有囤酒的習慣,對于一些平時喝酒不多的朋友,可能去年囤的酒都還有,這時候想起來。趕緊去翻出來準備喝了,但是打開酒卻發現酒里多了一些白色的絮狀物,看著好像不太對勁。很多人看到白酒中出現白色絮狀物,第一反應估計都是這酒壞了,畢竟大家都知道,評價一款酒好不好,首先酒體就要純凈無雜質,這樣都出現污濁物了,肯定是壞了。
但是有經驗的朋友應該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冬季的時候,有的酒買回來也沒放幾天,等到要喝的時候打開,居然也出現了一些白色絮狀物,這是怎么回事呢?
白酒出現白色絮壯物是什么原因
1、乙酯物質:
白酒有絮狀物是乙酯物質,如果白酒存放的環境溫度較低,則會導致其中的脂肪酸乙酯物質會溢出,同時伴隨著絮狀物的出現,此時需要將白酒放置常溫下,即可使絮狀物逐漸消失。
2、發生變質:
白酒有絮狀物可能是其發生變質,白酒本身不會發生變質,但是存放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密封不嚴或者漏氣的情況,則會導致白酒的度數下降,還可能會滋生其它物質,導致白酒的純凈度降低。
出現絮狀物的處理辦法
酒水中出現異物,不管好壞,如果真的喝起來其實還是會影響口感的,所以白酒中出現白色絮狀物,雖然不用扔了,但要喝的話還是要處理一下。
處理方法也很簡單,不著急喝的話,可以放到溫暖的室內,一般放上一夜就會恢復正常了,如果著急喝可以用溫水燙一下,將酒水溫度升高,很快就能看到變化了,絮狀物會自動消散,對酒水質量幾乎也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