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峰會上,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在作《找定位 找方向 找基點 奮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酒業樣本》主題演講時表示,高質量現代化發展是酒業的主旋律,必須堅持從中國式現代化大局中找定位、找方向、找基點,奮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酒業樣本。
曾從欽詳細闡述認為,白酒企業特別是頭部企業要找定位,把握好“時”與“勢”,順應產業發展周期尋機遇,勇擔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使命;要找方向,把握好“穩”與“進”,跳出發展定勢謀突破,拓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空間;要找基點,把握好“個”與“眾”,打破發展邊界開新局,升級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維度。
白酒市場加速洗牌
“2022年,是酒業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一年,主要原因是由于消費場景的變化,大大影響了酒類消費結構。三年疫情加速了市場洗牌,結構調整明顯,流通環節庫存壓力持續提升。受經濟下行影響,高端白酒的銷售也呈現一定壓力,市場負面情緒造成了資本市場的波動。目前,品類熱度進入調整期,渠道擴容,同樣進入調整期?!敝袊茦I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峰會現場如是表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釀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5427.5萬千升,同比增長0.8%。主要經濟效益匯總的規上企業1756家,其中虧損企業356個,企業虧損面為20.3%;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9509.0億元,同比增長9.1%;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491.5億元,同比增長27.4%;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45.4億元,同比下降7.8%。
進一步細分來看,2022年,全國白酒規上白酒企業963家,產量671.2萬千升,同比下降5.6%(近十年新低);完成銷售收入6626.5億元,增長9.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201.7億元,增長29.4%;規上企業中虧損企業169個,企業虧損面為17.6%,累計虧損額18.8億元,同比下降15.7%。
宋書玉表示,從經濟指標看,白酒產業保持了較高的效益增長,且在飲料酒中占據了不可動搖的絕對領先。以12.4%的產量,占了飲料酒銷售收入的69.7%,利潤88.4%??v觀全年,名酒企業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時,市場份額向優質產區、名酒企業和名酒品牌不斷集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向頭部聚集的趨勢愈發明顯。
產業集中度的上升是產業發展中的一個必然過程,它對應著企業規模效應的出現和龍頭企業品牌溢價的形成,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勁頭和趨勢明顯,同時區域品牌壓力持續增大。疫情三年,2022年相比2019年,白酒產業銷售收入累計增長5%,利潤累計增長了71%。這兩個關鍵數字更具有階段性、周期性和代表性,也充分反映出中國白酒產業長周期特征。
市場寬度競爭加劇
宋書玉強調,不可忽視白酒產業在長周期中積累的諸多問題也隨著經濟大環境影響而逐漸顯現,長期積累的外部和內部矛盾已經突破臨界點,雖然產業經濟指標仍保持增長,但正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疊加的影響。
從產能看,“十三五”時期的白酒產能高峰1380萬千升,到今天的671萬千升,近十年時間的總產量不斷下降,說明產業存在產能過剩壓力,加之橫向競爭、健康消費觀念帶動的消費結構變化,使白酒產能未來仍有下行壓力。從地方經濟看,大部分白酒產區經濟單一性強,財政稅收壓力大,為了快速恢復經濟、增加收入,政府助推產能提升在所難免。
宋書玉認為,在產能方面,要切記不能只做加法。盤活存量產能,提升優質產能,淘汰低效產能,成為白酒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酒類基礎消費出現了群體轉移和結構性變化,消費信心恢復需要一定的周期。2023年年初,白酒消費水平反彈上揚的態勢明顯,后期是否具備持續消費動力值得期待,也值得深思。疫情三年白酒渠道擴容快速,新渠道消化能力不強,渠道競爭驟然升溫,消化庫存是2023的首要任務。
從市場結構上看,消費下行、高端消費增長趨緩,這也推動龍頭企業對于腰部價格帶產品競爭參與度加大,在產業、企業全方位深度競爭的態勢下,產業將步入調整轉型期。宋書玉表示,種種跡象表明白酒產業已經開啟了新的調整、變革和轉型。如何破局,應對挑戰,主要還是看白酒產業的戰略調整能否及時到位。
但總體來講,宋書玉認為,白酒向好趨勢沒有改變。但是,產業矛盾積累需要緩解,發展不平衡需要緩沖,產業自身問題需要消化。2023年,白酒產業緩增長、理性增長是主要特征,產業結構將進一步集中,市場寬度競爭加劇。
找定位 順產業發展周期尋機遇
面對白酒行業當前發展形勢,曾從欽帶來了五糧液的應對方案和高質量發展路徑。
曾從欽表示,首先要找定位,把握好“時”與“勢”,順應產業發展周期尋機遇,勇擔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使命。
“正如書玉理事長提到的,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品牌角度,無論從技藝傳承還是文化積累,無論從物質消費還是精神消費,都充分印證中國酒業是長周期產業?!痹鴱臍J認為,白酒行業仍然處于以結構性繁榮為特征的新一輪長周期,結構性增長仍然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主基調,而這就是當前白酒行業的“時”與“勢”。
曾從欽指出,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要準確把握三大矛盾,積極探索結構性增長的新機遇,進一步拉長結構性繁榮的周期,推動白酒行業整體效益實現新的更大躍升。我國中等收入人口超過4億人,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這是白酒行業持續穩健增長、效益顯著提升的最大支撐。
2022年名酒企業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市場份額向名酒企業、名酒品牌不斷集中。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對應著企業規模效應的出現和龍頭企業品牌溢價的形成,也印證市場的品牌消費趨勢愈發明顯,也是品牌企業發展的機遇期。
要準確把握整體產能過剩與優質產能不足的矛盾,積極開拓結構性的品質消費機遇。
曾從欽提醒道,2016年以來,白酒行業整體產量連續減少,落后產能持續出清,2022年產量僅為671.2萬千升,創近十年新低,相較2016年的最高點幾乎腰斬。但高品質白酒產量仍然有限,難以匹配高端與次高端市場需求的快速擴容,“不缺酒、缺好酒”的供給矛盾和“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費觀念形成鮮明對比,白酒已進入品質消費時代,個性化、差異化、有特色的高品質白酒受到市場的持續歡迎。
找方向 跳出發展定勢謀突破
從歷史長軸來看,白酒具備的精神和社交雙重屬性天然決定了它是一個永恒的朝陽產業,但白酒行業受外部政策環境調整和固有發展模式影響較大,形成了較強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
曾從欽表示,白酒行業急需加快突破思維定勢、走出既定格局,用發展觀念的大轉變實現發展質效的大突破。這就需要找方向,把握好“穩”與“進”,跳出發展定勢謀突破,拓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空間。
如何跳出發展定勢謀突破?曾從欽從破局、破題和破冰三個方向給出了建議。
首先,要著力在中國白酒國際市場開拓上破局。當前,中國白酒擴大出口還存在“標準偏差、文化反差、政策落差、貿易逆差”等“四差”問題,國際化道路任重道遠,但是走出去步伐不能停滯不前,要想方設法“破局”前行。
針對標準偏差問題,在中酒協的領導下,當前五糧液正與中標院合作,加快推動制定中國白酒國際標準,誠摯邀請名酒企業積極參與、共同推進,讓中國白酒盡快擁有符合國際貿易的“身份證”。針對文化反差問題,曾從欽建議,盡快成立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遺工作委員會,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強化申遺資源整合,加快推動中國白酒申遺,打造世界級中國酒文化IP。
針對政策落差問題,則要大力呼吁商務、海關等國家職能部門,盡快推動破解白酒貿易條件和關稅壁壘,針對國內外烈性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別,積極開展有關貿易談判。爭取在貿易條件評定、稅收等方面受到公平待遇,進一步降低中國白酒的出口成本,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白酒行業要著力在傳統白酒年輕時尚轉型上破題。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崛起,白酒年輕化市場打造成為了時代之問、發展之問、市場之問。曾從欽表示,要加強年輕消費者的市場洞察,重點關注以85后為代表的“新中產”,以95后為代表的“Z時代”,以及女性力量主導的“她經濟”。要加強酒體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傳播創新,主動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喜好、個性特點和價值觀念,逐步改變傳統白酒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陳舊古板印象,讓年輕消費群體更好地認識白酒、愛上白酒。
第三點則要著力在名優白酒知識產權保護上破冰。名酒品牌經濟效益突出,知識產權侵權現象頻發,犯罪趨勢呈現集團化、專業化、網絡化、需求化、大區域化等特點,作案手法呈現隱蔽性、技術性、欺騙性等特征,導致越打越難、越打越多、越打越散。為了更好地保護民族品牌、維護行業秩序,在名優白酒知識產權保護在立法保護、法律適用、企業聯動等層面,仍需多方面賦能。
找基點 打破發展邊界開新局
在曾從欽看來,白酒是重資產、長投入、長回報的“時間產業”,從業者要遵循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趨勢和產業客觀發展的價值規律,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跳出企業看行業、跳出當前看長遠,共同開創白酒產業和美發展新局面。
曾從欽認為,把握好“個”與“眾”,打破發展邊界開新局,升級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維度。既要推動白酒行業實現長維度下高確定性的可持續增長,還應在提升社會經濟價值、提升鄉村振興價值、提升產城融合價值等方面,貢獻更多力量、彰顯更多擔當。
聚焦和而不同的美美共融,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和美新局面。曾從欽表示,和而不同,極致之釀是所有美酒的追求,沒有個美就沒有共美,白酒市場足夠大,能夠容納各種品類、各種品牌、各種產品的美酒企業共融發展。
基于市場價值邏輯,酒企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品質的競爭。名酒企業要堅定帶頭倡導“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共同把來之不易的產業生態、市場秩序、發展態勢維護好、延續好,共同推動白酒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帶頭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健全白酒產業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其次,要聚焦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全力打造生態化發展的和美新局面。美酒是時間的藝術,更是自然的饋贈。
曾從欽認為,名酒企業要始終恪守天人合一的生態觀、追求極致的品質觀、精益求精的匠心觀、守正創新的發展觀、中庸和諧的價值觀,以“五觀美酒標準”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新舉措,積極爭做中國釀酒行業踐行雙碳戰略的引領者和示范者,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在多重發展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實現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盡最大努力為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貢獻酒業力量。
第三點則要聚焦產業鏈條的協作共贏,全力打造集群化發展的和美新局面。曾從欽表示,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是產區建設的重要時代課題和發展任務,因為集群化發展是產業演進的基本規律,也是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的必由之路。
在產業政策層面,大力呼吁國家層面出臺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建設的相關指導意見和支持政策;在推動實施層面,政府和企業都要履行好各自的主體責任,政府要加強產區頂層規劃,名酒企業要當好“鏈主”的引領帶動作用;合作聯動層面,各大產區要在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的特色定位、建設模式、實施路徑等方面加強借鑒和交流,共同推動制定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的建設標準和評價標準。